2017中關村大數據日舉行, 旋極伏羲榮獲數字經濟優秀案例獎
12月12日,2017中關村大數據日活動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會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會議中心舉行。北京旋極伏羲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作為特別支持單位全程參與此次活動,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勇先生發表精彩的主題演講,全面介紹了北斗網格碼在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中的優勢和泛應用。同時,在中關村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中,旋極伏羲“北斗網格碼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案例脫穎而出,榮獲數字經濟優秀案例獎。
2017中關村大數據日活動logo墻
作為中關村人工智能活動季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活動以“混沌的邊緣,是一切發生的地方”為主題,近百名業界專家、知名學者和企業領袖齊聚一堂,圍繞數字生態與治國理政、數字生態與人工智能、數字生態與區域經濟、數字生態與產業均衡、數字生態與資本賦能五大板塊,全面解讀國家大數據戰略。
實體經濟目前仍是我國的主要經濟形態,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關乎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創新性地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旋極伏羲常務副總經理張勇認為,加快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基礎在于培育完善的大數據產業體系,關鍵在于拓展各行業大數據應用,重點在于提升大數據對于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能力。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存有五大問題——整合難、共享難、展示難、利用難、及缺乏公共平臺,兩大短板——應用短板、組織短板。如何突破短板、解決問題?旋極伏羲給出了創新性的回答:北斗網格碼。
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勇先生在會場發表主題演講
張勇在“北斗網格碼在實體經濟中的泛應用”報告中指出,北斗網格碼是在GeoSOT地球空間剖分理論基礎上發展出的一種離散化、多尺度區域位置標識體系,不僅在導航定位領域可為用戶提供全新的空間位置服務模式,而且將在國家和社會層面架構起全新的數字化空間度量和大數據組織體系,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供一種能夠支撐信息整合和共享服務、顯著提高管理和服務質量的重大基礎體系;另外,他還詳細地闡釋了北斗網格碼在全國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建設、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智慧停車、智慧園區、高精度位置服務、多源數據整合查詢、室外無路徑規劃等流域的廣泛應用,贏得現場參會者的認可與掌聲。
張勇先生演講中
為表彰高科技企業在相關領域的貢獻與成果,此次大會還評選了年度最具價值、最具創新的大數據優秀應用案例。憑借北斗網格碼的前沿與創新性,旋極伏羲“北斗網格碼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榮獲數字經濟優秀案例獎。正如旋極伏羲首席技術官王云峰上臺領獎時所言“北斗網格碼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方案,按照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的要求,形成了一個可以打通信息壁壘、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大數據共享平臺,為智慧城市中的實體經濟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大數據優秀應用案例獲獎企業合影,左二為旋極伏羲首席技術官王云峰
中關村是我國數據資源和大數據企業最密集的地區。近年來,瞄準世界創新前沿,2012年率先布局,啟動設立了中關村大數據日;2017中關村大數據日是連續舉辦的第六年,此次活動有400多人出席。據悉,這是行業內第一個系統、全面解讀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會議;第一個提出數字中國總體實施建議的會議,第一個給出實體經濟和數字技術融合方案的會議。
此次活動有400多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