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網格碼列入《新型基礎測繪與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技術》文件
為切實做好新型基礎測繪和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2021年12月16日,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印發了《關于新型基礎測繪與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技術文件(1-4)的函》。
函中包括了四個技術文件。在《基礎地理實體空間身份編碼規則》文件中,明確指出:基礎地理實體空間身份編碼需遵循唯一性、適用性、兼容性、交互性、便捷性幾項原則?!皹嫿臻g身份編碼,可以有效提高基礎地理實體數據的組織、處理、分析、傳遞和運用效率,實現基礎地理實體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切實為各種應用提供更好用、更便捷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p>
其中,位置碼參照北斗網格位置碼(GB/T 39409-2020)規定的網格剖分方式執行。北斗網格位置碼網格剖分與地球空間網格編碼網格剖分(GB/T 40087-2021)均源于北京大學程承承旗教授及其技術團隊所創立的GeoSOT模型(源自國家973計劃“全球空天信息剖分組織機理與應用方法”)。因此,基礎地理實體位置碼網格繼承了北斗網格位置碼網格剖分的優勢,與現有地形圖圖幅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作為北斗標準《北斗網格位置碼》技術發明及起草編制單位,北京北斗伏羲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全球位置框架與編碼域名根服務器系統建設,也是國家北斗廣西、湖北等重大示范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2020 年以來已為北京、深圳、烏鎮等近30城市與行業提供北斗網格碼核心技術與北斗城市碼運營服務,也與包括阿里云在內的行業頭部企業戰略合作, 推出了系列化的工程產品與重大工程總體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已形成北斗網格碼為代表的 iWhere 北斗伏羲軟件系列品牌。
北斗剖分時間碼(20203805-T-801)國家標準也已編制完成。隨著兩項標準的頒布執行,將形成時空大數據基準參考系統,時空大數據與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社交媒體、應用APP等數據的關聯,將成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建設、數字鄉村、智慧農業以及自然資源等各領域的重要數字基礎設施,在國民經濟社會各領域發揮重要作用。